陈忠实、《白鹿原》与华阴老腔(邢小俊)

时间: 2024-09-16 15:53:54 |   作者: kaiyun官方下载app

  “咱们早早起了床,拾掇好东西就往西安赶……面临吊唁人群演唱时,我惧怕唱不下去,但仍是坚持了下来……”唱完那一瞬,70岁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再也操控不住,泪水,喷涌而出。

  5月4日上午10时,陕西省作协大院追思堂前,11位演员初次站立扮演,用“哭腔哀声”,吼唱《白鹿原》片头曲,用凄凉、悲凉、凄婉的远古之音、雄沉之气,殷切吊唁一位让华阴老腔走向国际的大作家。

  5月21日上午,华阴老腔维护中心主任党安华一大早就在西安音乐厅录制节目,他说:“对老腔来说,把一个恩人和导师失去了。”谈起陈忠实与老腔的根由,在送走先生已半个月的这个清晨,党安华言辞间仍难掩沉痛。

  陈忠实一辈子业余爱好甚少,好听几句秦腔,特别以华阴老腔为甚。先生不会唱,便是喜爱听。常常听到忘情,就会哈哈大笑或是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华山挺拔,黄河、洛水、渭水三河静流。华山北麓与渭水之间的丰腴之地谓之华阴,蒿草齐腰、古韵犹存的千年壑塬之上,农人们三三两两步上塬,手里拿着家伙什,或是揣着锣、竹板,或是拎着月琴,拿着板胡,还有自家那各色纷歧的板凳和坐具。俟一人吼起,世人帮腔,以木击板,凄凉悲凉之气迎面砸来,汉唐遗音——华阴老腔,一声长吼回旋在天边,窜入云端……

  老腔在明清两代从前光辉过,华阴境内有十多个班社,活泼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十几年前,华阴老腔曾呈惨淡之情状,能扮演老腔的演员寥寥无几。

  据党安华说,华阴老腔与陈忠实是在2004年头第一次结缘的,其时老腔到西安为省扮扮演,陈忠实就在台下观看,但演员们并不知道陈教师坐鄙人面。

  陈忠实2012年8月3日宣布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里描绘:“2004年新年的气氛没有散尽,一位在省政府做经济工作又热爱文明工作的官员朋友奉告我,新年放假期间,由他联络并组织了一台陕西民间多剧种的扮演。虽然他着重说老腔怎么怎么,我却很难发生惊诧之类的反响,这是根据一种庸常的判别:我在关中区域日子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等赏识到老腔扮演,陈忠实陷入了沉浸和遥想:“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想象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村庄日子的感触和体会,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谐和质地……”从此,华阴老腔与陈忠实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个月后,陕西省发改委做民间文明调研,到华阴后,要求看老腔。其间一位领导说:“陈忠实教师引荐说,华阴有个好东西。”调研组看后很感动,随后邀请在西安音乐学院扮演,其时台下就有不少文明名人和专家。

  2005年,陈忠实把华阴老腔班引荐给话剧《白鹿原》导演林兆华,一经在舞台露脸,接近逝世的老腔,命运开端发生反转。

  后来,在话剧《白鹿原》准备阶段,编剧孟冰电话嘱陈忠实供给关中民间歌谣。陈忠实简直天性地想到几句撒播甚广的既能唱也能顺口溜出的词儿来:“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两步全当没走。前奔颅后马勺都有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行,天在上地鄙人你娃甭牛……”孟冰甚感爱好,这样健壮的大真话好像只要在关中这块苍莽土地上才会发生。所以,话剧《白鹿原》的主题曲由白毛老汉们唱响了,唱词《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成了老腔经典唱词。

  2006年6月,一场秦腔和老腔的专场扮演《老腔·秦腔〈白鹿原〉原生态著作音乐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演员濮存昕典雅自若地担任主持人,慎重而又诙谐,在扮演高潮时他居然上了台,仿照演员张四季的动作,用枣木块狠狠砸起凳子,引起台下一片叫好,观众充沛感知到这位艺术家对来自民间的艺术演员的尊敬之情。

  当濮存昕向观众介绍《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就在台下,咱们的目光随主持人手指的方向聚集时,却并没看到陈忠实。党安华说,扮演完毕后他问陈忠实扮演时到哪里去了?陈忠实说:“方才演员们演得好,我感动得不断流泪,坐在前排怕被媒体人看到了欠好,哪像个陕西汉子!我悄悄地由前排挪到了最终一排。”其性情情感深重的品性可见一斑。

  其实其时的景象是,党安华正为老腔的人才断档、后继无人而挂心。华阴活泼在村庄的自演自乐的或紧凑或松懈的班社,其时仅有“白毛”班社算拿得出手,究其原因,要害的一条是经济效益太差,收入卑微,不只年轻人看不上这个行当,那些颇具演唱天分的老演员也另谋出路了。

  2006年,老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陈忠实一边竭力向外界引荐老腔,一边更重视其生计危机和传承。

  欣喜的是,自参与话剧《白鹿原》扮演后,华阴老腔的功德不期而至,且不说在陕西当地被邀一再进场,还初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千秋华宴——2007新年戏剧晚会”的高台,一同又受邀参与我国文联于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百花迎春”新年联欢晚会的现场扮演。紧随其后,又赴上海、成都、深圳、湖北、姑苏等省市扮演;不止一次到我国港台区域扮演;在文明部的安排下,先后到日本、德国、美国献演;闻名港台歌手任贤齐赶到华阴跟白毛老汉等人学唱老腔;韩国国家电视台追到华阴碾峪乡双泉村,不吝费时一周拍照老腔艺术专题片……

  十几年来,老腔和北京人艺《白鹿原》剧组常常排练,党安华等人与陈忠实就有了更接近的触摸,年纪相仿的张喜民与陈忠实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尔后,陈忠实还两次专程来华阴看望老腔演员,并对老腔的推行和传承提出了许多名贵意见。“原生态艺术不要受外界污染,要坚持老腔文明艺术的纯洁性和纯真性,不要跟风,不要把祖先留下的东西弄得变形变味。”针对一些文明现象,陈忠实对老腔提出了真挚的警示。党安华说:“他简直每次都要叮嘱,让老演员们珍重身体。有个朋友给娃就事,求陈教师一幅字当礼品送,朋友给陈教师拿了润笔费,陈教师说给娃就事,不但不能收钱,字还要写好。”

  还有一些感人的事:老腔唱词有陈忠实写的,获奖后,老腔演员们要给陈忠实一些版权费,他说什么也不收。有一个企业出光碟,与陈忠实商议版权费事宜,陈忠实说:“你把这钱给老腔演员‘白毛’,我分文不收。”

  先生文字里慷慨激昂的旋律,吃钢咬铁的气势,仿佛老腔永远都是他著作的贯穿红线与背景音乐。老腔吼起来字正腔圆、音乐形象顶天立地,是旷达豪宕、泾渭分明、撼天动地的艺术,这正同先生光明正大的品质相同。先生的著作中,多见金石有声、慷慨悲歌之士。咱们的印象中,陈先生说起话来,总是黑白分明、直截了当,绝不闪烁其词,两面三刀。言谈话语不藏情,喜怒哀乐溢于表,地道的秦腔道白,梆子爽快,掷地铿锵。

  先生的终身便是一台嘹亮激越的老腔大戏,现在唱到高潮,戛然而止。他的离世给社会造成了很大轰动,不只仅是因为其著作的艺术高度,更因为他的文学思想与精力风仪代表着社会正义和人们的期望。他的悉数著作,他一向的文艺思想与创造情绪,他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方向和我国人巴望弥补精力钙质的激烈期望。

  白鹿原上的樱桃红了,那位用生命书写《白鹿原》的先生却走了。4月29日晨间,晨光刚刚唤醒这座城市的人们,我国文坛最好的作家之一陈忠实,却走完了74载人活路,溘然长逝。

  音讯传开,满目哀伤,先生驾鹤西去,整个社会的神经被触动,给许多熟识的不熟识的人都带来非常大的沉痛和惋惜。一批又一批的市民、读者自发赶到省作协在高桂滋第宅的追思堂,皎白的鲜花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

  “听到陈忠实教师逝世的音讯,就像头顶响了个炸雷,这么好的老汉,咋说走就走了。其时,正准备北京扮演,扮演完毕后,匆促赶回来送陈教师。”华阴老腔艺术家们要“吼一声”为先生送别。5月4日,他们早早就起了床,拾掇好东西,拎着扮演要用的凳子等道具到华阴市与吊唁的部队集合,从120公里之外的华阴赶赴西安。一改本来昂扬的声调,第一次以站立的方法,用“哭腔”哀声吼出了《白鹿原》片头曲《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他们以独有的方法表达敬意,吊唁恩师、大师,其凄凉悲凉的气质感染了在场的人,纷繁潸然泪下……

  老腔演员张转民、张喜民、张拾民是三兄弟。十几年来在全国屡获大奖,在老腔艺术维护、立异方面都作出了杰出奉献。

  70岁的张喜民是张家子弟中演唱声名最大的一个。他悲戚地说:“这些天来,心里一向不美,很难过。”陈忠实给他的印象是:“朴素,是个老实人,没有借题发挥,很接近,像一个村里的人”。

  “2005年6月在西安为北京人艺《白鹿原》创造组人员扮演,第一次见到陈忠实教师,看他穿的是农人衣服,说的是农人话,感觉到和老腔的联系特接近。后来,陈忠实教师来双泉村采风,他说,你们唱这老腔,真正是把祖先那些承继下来了。”张喜民说:“一次在我家吃饭时,陈忠实教师从前幽默地说:我知道我老婆蒸的馍好,谁知道喜民老婆蒸的馍还好。走时,我特意给陈教师带了几个农家馍和一袋农家面粉。”

  73岁的张转民说:“陈教师来双泉村采风时,很关怀老腔的开展,问观众多不多,外出扮演状况,自己感觉演得咋样。通过多年往来,我感到陈忠实是一个了不得的人,和蔼可亲的人,没有架子的人……”

  63岁的张拾民说:“陈教师留下的名贵遗产不单单是《白鹿原》这部著作,他对老腔奉献也很大,他的离世,使咱们失去了一个大文豪。”

  5月21日上午,西安音乐厅,国家电网正在录制品牌建造主题宣扬片,美妙地融入了华阴老腔的要素。策划人王朝锋说:老腔走进大型国企的企业文明宣扬片中,是一种构思,也是一种交融与推行。

  其实,自唐代始,老腔的说唱方法一向与皮影戏交融在一同,它们构成了互为载体的封闭式扮演,老腔演员们处在被包得结结实实的环境中,关于演员,观众“不见其人只闻其声”。

  2001年,一个偶尔的构思使得老腔演唱从皮影中剥离出来,演员阵容和乐器增加了,扮演场所变了。党安华便是促进这一变革的要害人物。

  那是一个不经意的发现。2001年的一天,张喜民的戏班在城郊唱戏。党安华陪朋友去修葺舞台,只见台上皮影浴血奋战,好不热烈,可台下却冷冷清清,只要三人。他掀起了帷幕,这一掀,让党安华“惊呆”了——张喜民怀有月琴,仰头高歌的姿态,他十多年未忘。“后边的东西真是太精彩了!单是靠看皮影戏的时分听他们的演奏,感触不到那种热情和冲击。”学导扮演身的党安华意识到,与其把皮影戏出现给观众,不如把最原生态的东西出现给观众。自此,老腔演员们正式走上前台。

  和老腔演员一同走过15年风雨,党安华认为,老腔之所以打动听,因为它是原生态的东西,把农人的老实朴素、艰苦旷达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虽然和皮影戏剥离开来,但它的风格一向没被损坏,它最大的魅力便是实在。

  老腔影戏传统剧目有一百多本,至今撒播的不到八十本。从前,老腔与许多非遗项目相同,面临着传承的窘境,老腔演员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现已61岁,传承人寥寥无几。

  回溯十几年,老腔文明的昌盛不是一蹴即至的,它走出窘境之路也不是单一力气推行、推动的,有人形象地比方“是一把把钥匙合起来,打开了一把生锈的锁”:

  2005年,因为陈忠实给导演林兆华的强力引荐,接近危境的华阴老腔与话剧《白鹿原》成功交融,由陕西走向了北京,北京观众接受了老腔,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的不断推行活动中老腔声名远播,连演87场,由此走向全国。

  2008年,张喜民被文明部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谓。

  2012年,有意识地运用老腔元素的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热映,再次形成对老腔的强力宣扬。电影《白鹿原》制造完成后,《光明日报》修改韩小蕙有幸先睹为快,她被其间“老腔”那一段戏震慑得呆若木鸡。2012年8月3日,《光明日报》13版用一个彩版,配上了扮演图片、油画,推出陈忠实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充沛体现出老腔共同的魅力。

  2014年,老腔再度登上《新闻联播》,节目介绍了老腔与马年春晚坐失良机的进程,并对老腔融入盛行元素的开放式扮演进行了介绍。

  2015年12月5日,东方卫视《我国之星》节目中,歌手谭维维《给你一点色彩》,把传统曲艺和摇滚乐“混搭”结合的扮演方法出现在观众面前。发源于西方的摇滚乐,根植于黄土高坡的老腔,这两种看起来没有一点相关性的艺术方法,完美跨界交融,又给走出窘境的老腔加了一把力,亦算是传统戏剧剧种推行和维护的一次成功测验……

  2月7日晚,2016年中央电视台新年联欢晚会上,谭维维再次演绎《华阴老腔一声喊》,让观众感触到了“黄土与摇滚、电声与弦乐的磕碰”。

  2月15日,华阴市政府举办表彰会,为张喜民等老腔演员颁布30万元奖金和“杰出奉献奖”奖状,获奖理由是“完成了多年来的‘春晚梦’”,极大地提升了华阴、华山在全国甚至国际的闻名度和影响力。

  3月1日,华阴老腔露脸“海峡两岸风俗文明节”开幕式。作为压轴节目,华阴老腔把现场的气氛面向了高潮。

  4月2日,6位华阴老腔演员,把原始、凄凉悲凉、粗暴豪宕的“远古之音”带上了西安北至深圳北的G824次高铁列车。

  5月9日,西安警花陈卫在央视《星光大路》月赛中混搭华阴老腔演员,演绎了一曲《在期望的田野上》。一个歌声细腻温顺,一个吼得尘土飞扬。这也是老腔与民族唱法歌者的初次“混搭”。

  5月16日,渭南市“文明根脉 薪火相传——秦东非遗进学校”活动发动。华阴老腔等一批特征非遗项目,连续走进渭南各中小学学校,与学生们零距离触摸

  老腔与各种艺术方法多样的交融,来自政府、民间等各方各层的推动,各种新闻形状的推介宣扬,总算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阴老腔就这么活下来了,火起来了!老腔开端走向国际!

  现在,华阴老腔空前活泼,局势看涨。当地不只重新组织起不少扮演班社,许多具有天分的年轻人也练开了喉咙,拜起师傅,常常活泼的已有8个班社。党安华、白毛老汉们不再忧虑断档的事了……一时间,不只谭维维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华阴老腔的艺术家们的电话也简直被打爆,采访邀约接连不断。老腔这匹“千里马”,已飞驰出国门,奔驰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区域的国际舞台上,成为一张代表陕西甚至我国的靓丽手刺。

  老腔从皮影中剥离是不是变味了?据守与传承是否冰炭不洽?华阴老腔往后怎么更好地传承?

  6月2日,纪录片《华阴老腔》传承研讨会在渭南举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将为老腔拍照六集大型纪录片,由李华俊担纲总导演,阵容强大。

  党安华说:“把老腔从皮影中剥离出来,是不是最好的传承?我2001年与老腔结缘,一向也在反思和自我批评……民间的东西有先天不足,需求一批文明人一同把它推动。今日老腔走进高校,方案开设艺术班、爱好班,可喜!”

  张喜民说:“老腔从小当地到大舞台,走到现在的境地真不容易,传承是个大问题。2010年、2014年政府办了两期培训班,有100多人参与,年纪偏大,最终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别的,老腔演员都不识谱,专家曾主张转化成五线谱便于传承……我天天都要去野地里练喉咙,现在压服正在上大学的孙子张猛学老腔……”

  华阴市文明局局长郝富仓说:“传承不能仅仅一种据守,必定要走交融的路子,凭仗其他元素,用构思包装,拓荒更有功效的传承之路。以老腔与北京人艺的交融为例,当地小戏与典雅的话剧交融,到达很好的作用。”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屈健说:“传承与立异是艺术开展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华阴老腔与各种艺术方法进行‘混搭’的作用,便是眼前的成功例子。”

  种种痕迹阐明:“东方摇滚”的华阴老腔,好像总算冲破了它与现代艺术间的那道厚厚的围墙。

  老腔的开展,为非遗项目探究出了一条开展的路子——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的高度符合,在舞台上发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响,没有蜕变变味,而是用对传统敬畏与诚心征服了观众。

  先生远去,老腔传承!抚卷深思,除了巨作《白鹿原》,陈忠实终身引认为豪的一件工作,或许便是直接推动了老腔的传承。

  陈忠实与《白鹿原》,凭仗其社会影响力,引起了外界关于华阴老腔的重视。华阴老腔在承继与立异之间的种种成功测验,也为其他濒危状况传统曲艺的传承供给了可贵的启示!